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商涉足大健康產業。2017年,房地產企業在醫療健康領域投入逾3000億元(數據來源:動脈網)。在后地產時代,健康地產已然成為了傳統地產企業、健康產業上下游企業的轉型升級重要方向。
目前市場上探索的健康地產模式已經很豐富了,東灘顧問在專著《健康產業與健康地產——商機與實務》(2016年出版)中,系統地闡述了健康地產的六大開發模式。在此,結合我們最新的研究,對受市場熱捧的Medical Mall、健康商業中心、社區健康管理中心以及國際高端養護中心等產品模式逐個展開分析。本篇主要對社區健康管理中心的開發要點、案例做個精要分析,希望為企業投資相關健康項目提供參考。
一、發展背景
恒大大健康集團在全國10多個城市設立了“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北大資源依托北大醫療也在成都、濟南、重慶、宜昌等地開設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東軟熙康更是在全國30多個城市推進其“健康社區”——東軟熙康社區健康管理中心的布局……家庭及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成為投資熱潮,主要背景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政策機遇
十八大繼續提出要構建分級鎮流服務體系,政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基層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彌補健康服務供給的不足。把握這一政策機遇,地產商紛紛通過為社區建設健康配套服務,迎合政府的發展需求。
其二是市場需求
到2020年,中國中產階層將達到4億人(數據來源:中國經濟周刊),此類人群的健康觀念已經從治病向防病轉變。地產商瞄準此類人群,在將商業、學校等引入社區配套之后,進一步將優質醫療健康資源導入社區,迎合市場需求,提高社區品質和價值。
其三是產業投資
社區作為最大的社區和場景,擁有社區健康流量的一方,未來必將在大健康產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春么蠼】诞a業前景的眾多開發商,如萬科、恒大、萬達、綠城等,都積極布局社區健康管理中心這一最貼近消費者、跟自身業務融合度最高的載體,以期在未來大健康產業格局中擁有話語權。
二、內涵闡述
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是社區醫院(門診)的市場補充,線下建設載體一般為健康管理中心或健康小屋,提供常規體檢、健康評估、慢病管理、運動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線上整合三甲醫院、專家、健康管理師、護理團隊等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遠程醫患交流、診間預約、轉診綠色通道等服務。同時,通過線上服務獲得居民的電子病歷、可穿戴的數據及其他相關的健康數據,在樣本數據達到一定量級之后,通過數據的加工分析,一方面可以給客戶健康管理指導,另一方面可以將數據提供給相關供應商,從而實現精準營銷。最終建立服務和關懷的閉環,開創O2O社區健康服務新模式。
目前主流的建設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以地產商為主導,以北大資源、恒大、藍城等企業為代表,地產商出于戰略需要涉足醫療、健康等領域,通過收購兼并醫療健康類企業,或與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依托地產優勢,迅速在自有品牌的社區中鋪開;一種是健康服務企業主導,以妙健康、惠斯安普等企業為代表,此類企業憑借其在細分健康領域的專業優勢,與國內外先進健康管理中心達成合作,形成體系完備的咨詢方案,以此為基礎尋求與地產商合作,實現概念的變現與產品的擴張。
三、實操案例
案例鏈接:東軟熙康社區健康管理中心
企業概況:東軟熙康是東軟集團全面向健康服務領域投資的企業,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健康管理與協同醫療服務公司。東軟熙康自成立以來,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推進“健康城市”、“健康社區”的布局,完成了覆蓋5000多個城鄉社區、2000多萬人口的健康醫療服務網絡,自建、自營的綜合型健康管理中心達到22家(建筑體量大約在3000-10000平米),覆蓋全國核心城市。
合作模式:模式一,東軟熙康與地產商合作,為地產商賦能,幫助后者拿地,在地產商品牌社區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提升物業價值;東軟熙康低成本獲取穩定客源,進行社區健康服務品牌的輸出,實現迅速擴張。
合作方 | 合作方式 | 合作內容 |
金科股份 | 合資成立金熙健康管理公司 | 以金科社區為載體,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檔案、健康評估、健康體檢、康復、養老照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
世貿股份 | 合資成立上海碩元健康管理公司 | 依托世茂集團房地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會員制健康管理服務,打造健康社區 |
億達控股 | 合資成立億達熙康健康管理公司 | 成立以健康體檢、健康風險評估、慢病康復、膳食指導、健康教育為業務方向的健康管理中心 |
藍城投資、綠城物業 | 合資成立藍熙健康管理公司 | 依托藍城、綠城地產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社區醫療、健康管理、運動、養老等服務 |
合作模式:模式二,東軟熙康與政府合作,為政府管理機構提供居民健康管理服務體系解決方案,后者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企業合作建設健康城市、健康社區等項目,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的集中管理、監控和干預,以及醫療資源的整合,降低在社會醫療方面的支出。
合作方 | 合作項目 | 合作內容 |
都江堰政府 | “健康港灣”項目 | 完成186個“健康港灣”建設,健康管理基本達到全市覆蓋 |
沈陽市政府 | 盛京熙康健康管理中心 | 整合當地醫療資源,讓農村和社區居民能夠不上大醫院就及時了解病情,并且得到醫院醫生的健康指導,減輕病情 |
海南省政府 | 健康城市項目 | 整合當地醫療資源,讓農村和社區居民得到醫院醫生的健康指導 |
丹東市政府 | 熙康云舍項目 | 為丹東市提供多元化的健康風險評估、運動康復、膳食指導、遠程醫療會診服務 |
云平臺:東軟熙康健康云平臺依托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結合優秀醫療資源,線上整合社區醫療、健康管理師、護理團隊、專家以及多種硬件設備提供的數據等資源,通過APP、微信、短信、電話,連接用戶及其家人,為社區居民提供無處不在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服務。
圖:東軟熙康云平臺
四、操作要點
1、業態規劃
根據社區周邊的配套情況、社區的目標市場規劃相對應的健康服務,業態設計做到線上線下聯動。線下主要包括體檢中心、診所、養生館、運動館等業態;線上主要提供居家監測、健康檔案、就醫指導、健康咨詢、健康評估及促進等服務。
2、有效鏈接
家用健康設備和社區健康小屋數據聯動,利用物聯網家用檢測設備、慢病監控設備,將住戶的健康數據上傳至健康平臺,數據讓健康管理師和醫生能夠快速掌握,個性化、人性化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慢病管理。
3、模式多樣
根據不同合作方的合作訴求,明確自身定位和商業模式。通過品牌授權、運營托管、戰略合作等多種途徑與合同放進行合作,最大化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品牌效益。
4、數據共享
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在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會累積大量社區居民的健康信息,這些數據將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但同時,數據共享也是目前的一大難題,設計居民隱私等系列問題,如何在共享和開放中做到趨利避害,合法合規,將成為發展健康大數據應用必須克服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