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欧美特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亚洲天堂男人网/美女黄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

粵港澳大灣區|臨空經濟發展格局

發布作者:東灘產研院 瀏覽次數: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是《規劃綱要》提出“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規劃綱要》還提出,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推進廣州、深圳臨空經濟區發展。粵港澳世界級大灣區建設,推進世界級機場群的建設與發展,以樞紐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東灘顧問結合多年臨空產業研究經驗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持續跟蹤觀察,梳理出粵港澳大灣區的臨空產業發展格局。

  從機場運量規模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澳門國際機場五大機場。從各大機場臨空經濟區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來看,依托機場發展的五大臨空經濟區既具有顯著的個性化特色,在臨空旅游、商務會展、航空維修、航空制造、跨境電商等產業領域根據腹地經濟特色形成特色的發展規模,同時在航空物流、公務航空、航空運輸等產業領域存在一定的競爭。


一、香港航空城:高端服務型臨空經濟

  香港國際機場是粵港澳大灣區運量規模最大的機場,2018年香港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7470萬人次,飛機起降架次達42.77萬架次,分別增長2.5%及1.7%,貨郵吞吐量實現510萬噸,同比增加1.5%。

  香港航空城以香港國際機場為核心,總占地面積約13.1平方公里(Google地圖測量),重點包括機場飛行區、航站區、貨運區、站前商務區等幾大功能區。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新建總占地約1.64平方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位于香港航空城的東部,與香港國際博覽中心一水之隔。香港航空城的發展具有顯著的國際航空樞紐帶動型特征,依托香港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腹地城市國際金融貿易業高度發達,香港航空城臨空產業發展以高端服務為主,形成“1+3”的臨空產業體系。


 (1)航空物流業  

香港國際機場是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貨運量連續9年保持世界第一。擁有DHL、國泰貨運、港龍貨運、華民航空等多家基地貨運航空公司,建設有亞洲空運中心(AAT)、DHL中亞區樞紐中心、香港空運貨站、空郵中心、國泰航空貨站(CPCT)、海運碼頭、機場空運中心(AFFC)、商貿物流中心等一流的航空物流設施。


 (2)臨空會展貿易  

香港航空城內布局有亞洲國際博覽館和香港機場世界貿易中心兩大國際會展貿易載體。亞洲國際博覽館耗資23.5億港元,總面積達70,000平方米,館內設備先進,適合舉辦大型會議、展覽、論壇及各項盛事。香港國際機場世貿中心為世界世貿中心協會下轄企業,由雷格斯集團運營,包括一流的商務及會議設施,以及會員會所提供高級餐飲及其他服務。


 (3)臨空精品商業  

翔天廊(SKY Plaza)位于二號航站樓的中高檔購物休閑中心,處于非禁區,其目標客戶群包括進出港旅客、非進出港游客、展會吸引人群和附近居民。于2007年啟用,總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由香港機場管理局開發。共有三層,分別設置了購物、餐飲和娛樂設施,成為一個復合功能的購物休閑中心。此外,航空城內還建有占地2.7萬方的天際萬豪酒店。


 (4)臨空休閑娛樂  

香港航天城內建設有航天城高爾夫球場,坐落于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旁,鄰近亞洲國際博覽館,是機場一項獨特休設施。全港首個設有”水中果嶺“的九洞高球場,球洞設于人工洞中央的小島上,極為考驗球手的技巧。


二、澳門航空城:發達的旅游業驅動形成文化旅游型臨空經濟

  澳門國際機場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五大機場,2018年全年機場旅客量突破826萬人次,航班量超過6.5萬架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15%和12%。澳門國際機場現有27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線遍布中國內地、中國臺灣、東南亞及北亞地區等51個航點,其中中國內地、東南亞及東北亞航線的旅客占整個機場旅客量的37%和41%,吸引了更多本地及國際旅客。

  澳門航空城依托本地發達的旅游業,逐漸發展成文化旅游特色的臨空經濟,形成6大特色臨空產業集群。


 (1)公務航空  

澳門國際機場目標成為亞洲私人公務機中心,澳門機場目前設有1座公務機候機樓(FBO),3個公務機機庫、15個公務機專用停機位以及30個公務機旅客專用停車位。2017年澳門國際機場全年處理20802個公務機航班,累計起降公務機3078架次。同時依托機場舉辦澳門公務航空展,目前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公務航空展會,僅次于每年在上海舉辦的亞洲商務航空會議及展覽(ABACE)。


 (2)體育運動  

澳門航空城內體育運動業高度發展,航空城內分布有亞洲最大的馬場之一澳門賽馬會(由稱凼仔賽馬場),賽道占地45萬平方米,場內可容近3萬名觀眾。此外,還分布有澳門運動場、澳門欖球會、澳門國際射擊中心、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保齡球中心等運動設施。


 (3)臨空酒店業  

高度發達的旅游業,帶動澳門國際機場附近的酒店業十分發達,區域內分布有大量高端酒店酒店,包括江詩丹頓(四季酒店)、澳門喜來登金沙城中心店、澳門大倉酒店、悅榕莊、澳門羅斯福酒店、澳門巴厘人、澳門W萬豪酒店、澳門威尼斯人、永麗皇宮、澳門迎尚酒店、澳門瑞吉金沙城中心酒店、澳門金沙城中心康萊德酒店、澳門君悅酒店、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等。


 (4)免稅商業  

澳門航空城內建有澳門DFS環球免稅店,位于占地面積超過18萬平方英尺澳門T廣場四季名店內部,該免稅店總面積達12,000平方米,是DFS集團設于全球的商鋪中面積第三大,集合了110個世界品牌,共劃分為三個區域,包括網羅18個頂級品牌的“時尚世界”;“美容世界”方面則有45個護膚化妝品系列;而“奢華世界”擁有26個名牌名表、珠寶品牌。


 (5)博彩娛樂  

澳門航空城是澳門發達的博彩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內部分布有Wynn Palace、金沙城中心、百麗宮娛樂城、威尼斯人娛樂場、新豪天地等賭場,每年吸引大量航空旅客來澳博彩娛樂。


 (6)生態旅游  

澳門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航空城內分布有大潭山郊野公園、九澳高頂燒烤公園、路環山頂公園、石排灣郊野公園、澳門凱撒高爾夫、澳門小潭山等生態公園。


三、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國際航空樞紐驅動的臨空經濟示范區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大國際樞紐機場,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973萬人次,貨郵接近190萬噸,兩者同比增長均在6%左右。旅客吞吐量全省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三,僅次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民航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同意廣州設立臨空經濟示范區,示范區規劃總面積共135.5平方公里,其中機場區域面積41.64平方公里。廣州空港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定位和目標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航空產業城、世界樞紐港。通過依托白云機場、背靠世界城市的地理優勢,打開亞太市場,升級臨空產業,形成國際發展元素集聚的臨空新區,展示活力特色,吸引全球投資,最終建設成為國內乃至全球具有高度投資價值、高度駐留吸引力的臨空新區。


 (1)航空物流  

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共征地約2448畝,按照滿足2020年日均快件吞吐量17.9萬件、日均分揀量12.5萬件的需求進行設計,高峰小時的分揀能力為27000件。除FedEx亞太轉運中心外,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近年來吸引了包括廣東郵政速遞物流總部基地、順豐速遞華南(廣州)航空快件轉運中心項目、圓通速遞華南管理區總部基地及航空樞紐項目等大型航空物流項目的落地。


 (2)航空維修  

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已初步形成全國最大飛機維修基地和全球最大飛機客改貨基地。分布有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新科宇航兩大飛機維修企業。GAMECO在白云國際機場現有一期機庫(約94,000平方米)的12個機位,二期機庫(約56,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8架窄體飛機,現總機位已達20個,維修能力進入全球前十強,能夠提供各種型號的飛機維修工程服務;其附件維修中心是國內功能最完備的飛機附件維修基地。此外,還積極推進三期機庫和飛機附件維修基地項目前期工作。新科宇航是全球最大的機身維修企業,廣州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廣東省機場集團與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2011年3月共同成立的中外合資公司,主要業務為民用飛機的大修與改裝,包括B747的客機改貨機,以及A380的維修檢查、相關零部件的制造維修等。項目計劃用地480畝,建設8個機庫,預計投資25億元。分兩期開發,一期220畝,投資約15億元,規劃建5個飛機維修庫。


 (3)跨境電商  

隨著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的獲批,一批跨境電商企業相繼進入臨空經濟示范區,未來跨境電商產業有望成為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重要品牌產業之一。唯品會廣州空港跨境電商總部項目,投資5億元,規劃建設空港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運營中心,進口直郵分撥中心,廣州倉儲運營中心、空港結算中心;廣州香雪空港國際醫藥物聯網中心項目,投資15億元,規劃建設現代化空港國際物流中心,進出口藥品及醫療器械分裝車間、國際醫藥檢驗檢疫中心、跨境電子商務中心等;寶能集團廣州空港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投資30億元,規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金融、智能倉儲物流、高端跨境交易展覽、孵化平臺以及相關配套服務板塊。


 (4)航空租賃  

航空租賃屬于廣州空港經濟區近年來重點推進的新興產業,積極打造華南地區的融資租賃產業集聚區。區域內的天合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落戶首架飛機以來,廣州空港經濟區航空租賃業務范圍和規模不斷拓展。2018年1-10月共落地租賃飛機28架,貨值約21.2億美元,架次同比增長65%、貨值同比增長78%。


 (5)公務航空  

托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設施最完備的白云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目前引進本田公務機、亞聯公務機、法國優德士集團(UUDS)等10多家國內外商務航空服務公司,為30多家客戶提供1100多架次的航班保障服務,使得廣州空港經濟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的公務航空基地。


四、深圳空港新城:從物流驅動到國際會展驅動,深圳西部大空港騰飛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三大機場,2018年全年實現旅客吞吐量4934.9萬人次,同比增長8.2%,增速在內地前十大機場中位列第一;貨郵吞吐量121.9萬噸,同比增長5.1%;起降航班35.6萬架次,同比增長4.6%。

  深圳空港新城總規劃面積95平方公里,是前海合作區的6倍,規劃形成“兩帶六區”總體開發格局,“兩帶”是指“濱海休閑帶、綜合功能發展帶”;“六區”是指“機場東片區、機場南片區、福永片區、新城核心區、半島區、離島區”等六大功能片區。大空港地區以商務會展、航空服務、科技服務為主的區域性生產服務業,以裝備制造(空港、電子)、科技研發等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建設成為珠三角區域的宜業宜居的空港新城,大空港新城起步區和深莞城際協調共建合作區。


 (1)航空物流業  

UPS深圳亞太轉運中心投資1.8億美元,占地8.9萬方,是UPS亞洲最大的轉運中心,其分揀設施的業務處理能力達到每小時1.8萬件,并可彈性擴展至3.6萬件/每小時。順豐總部設在深圳,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作為順豐航空的主運營基地,其航空快件華南分撥區設置在深圳機場,華南轉運樞紐已于2015年5月18日啟用,目前進出深圳機場的自有飛機和包機的周航班量超過240架次,通達國內18個城市。此外,DHL、郵航、圓通等進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開通貨運航線。


 (2)臨空會展  

深圳空港新城“兩中心一館”項目成為深圳大空港發展的核心。其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為主核,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用地面積148萬平方米,一期及周邊配套設施總投資達867億元。項目一期建成后,將成為凈展示面積僅次于德國漢諾威會展中心的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的會展中心;整體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位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北面,海上田園南面,2016年9月完成初步選址,用地面積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科技館位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北面,總建筑面積約10.5萬平方米,用地面積12萬平方米,計劃2020年竣工,將集中全球最先進的科技展示和交流。“兩中心一館”的建設與運營,屆時有望將深圳空港新城上升到粵港澳大灣區臨空版圖上一個新的高度。


 (3)臨空休閑  

深圳空港新城內及周邊分布有大量休閑項目,在高端休閑層面,在深圳機場南側和北側分別布局了碧海灣高爾夫聚樂部歌航港高爾夫球場;在生態休閑層面,空港新城北部海上田園,是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生態科普、會議培訓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度假區;在公共生態層面,沿海地區建設西灣濱海公園、寶安西灣紅樹林公園。


五、珠海航空產業園:“國際航展”引來臨空金鳳凰

  珠海金灣機場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第四大機場,2018年金灣機場旅客吞吐兩突破千萬人次,達到1122.1萬人次,年增長率21.7%,貨郵吞吐量4.6393萬噸,年增長率24.1%,年飛行架次8.1137萬架次,年增長率16.4%。

  珠海金灣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珠海)航展)的主陣地,珠海金灣機場依托珠海航展,規劃建設珠海航空產業園,成為典型的國際航展驅動型臨空經濟。

  珠海航空產業園位于金灣區三灶半島湖濱路以南地區,規劃約總體面積為99.0平方公里,其中山體面積33.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65.2平方公里。航空產業園目標建設“四個基地,一座新城”,即廣東省的民用航空產業基地,國內一流的通用航空(公務機)制造和服務基地,亞太地區綜合性的航空維修基地,世界著名的航空展覽基地,最終把產業園建設成為不僅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經濟功能,而且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社會功能和城區形態,成為擁有相當一部分從事航空產業人口的、現代化的、宜居的珠海航空新城區。經過10年的發展,珠海航空產業園目前形成2+2航空產業發展體系。


 (1)國際航空展覽  

珠海航展,即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是已經舉辦十二屆,最近一屆于2018年11月6日-11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辦,本次航展吸引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770家廠商參展,同比增長10%;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200個軍政貿易代表團參觀航展;專業觀眾近15萬人次,普通觀眾約30萬人次;簽訂了逾569個項目價值超過212億美元的各種合同、協議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39架各種型號的飛機。珠海航展已經成為中國唯一一次被列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五大航展之一,珠海航空城成為國際航空屆的國際航展名城。


 (2)通航研發制造  

經過10年的發展,珠海航空產業園形成“中航系+民營+X”的航空研發制造產業體系。2009年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通飛”)產業基地以及總部落戶珠海,2010年航空工業通飛制造的“海鷗300”下線;2012年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復合材料渦槳公務機AG300成功下線;中航通飛與美國賽斯納合資生產的獎狀XLS+560噴氣式公務機,已在珠海下線并投放市場;中航通飛并購美國西銳后在珠海建立的生產線;2016年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在研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珠海完成總裝下線,珠海航空產業園形成多機型、多品類的中國重要的航空制造產業基地。除航空工業通飛外,園區還集聚了珠海雁洲輕型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珠海航太科技公司、珠海海衛科技公司等一批整機企業已建成投產,以及隆華無人機公司、佰家科技、羽人農業航空等主要從事無人航空器整機系統及零部件研發、制造的企業。


 (3)航空制造配套產業  

依托通用飛機研發總裝制造,航空產業園還吸引同時吸引與之配套的復合材料、航空標準件、航空儀表、發動機制造、飛機及發動機大修等行業的聚集,逐漸形成一個現代化的輕型飛機產業體系。重點包括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南方基地,整個華南地區的民用機場直接提供校驗飛行服務;珠海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公司,為國內規模大、維修等級高的民用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業;以及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武漢航特裝備等航空配套企業。


(4)通航運營服務

依托珠海通用機場和陽江合山機場等通航基礎設施、通航飛行服務站的建設和低空航線運營為抓手,拓展發展通航運營產業鏈,使珠海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通用航空運營中心。2014年,開通國內首條低空航線“珠海-陽江-羅定”,發展低空旅游。同時發展FBO、FSS、飛機維護、飛機培訓、旅游等業務的通用航空產業服務運營體系,加快形成通航運營產業鏈。


聯系東灘
如果您需要我們提供項目咨詢、運營顧問、專題研究等方面服務,請點擊“業務聯系”填寫需求信息,以便我們盡快做出回復。
咨詢熱線: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業務聯系
微信掃一掃
立即關注東灘智庫

業務聯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