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96年9月28日,上海化學工業區圍海造地工程正式啟動,拉開了世界級石化基地開發建設的帷幕。發展至今,上海化學工業區已成為國內最先進、效益最好的化工園區之一,被譽為“上海工業騰飛的新翅膀”。近年來,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上海化工區吸引了己二腈、聚碳酸酯、異氰酸酯、異氰酸酯等多個優質化工項目落地,成為國內化工產業鏈和吸引外資升級的典范。上海化工區是如何實現快速崛起為世界級化工園區、并保持持續繁榮的呢?
化工園區的蓬勃發展是我國化工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升,帶動了諸多其他產業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中堅的作用。上海化工區位于杭州灣北岸,覆蓋金山、奉賢兩區,園區規劃管理面積36.1km2,是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全國循環經濟先進單位。上海化工區多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20強榜首,形成以石油和天然氣化工為重點,以合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石油深加工產品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回顧園區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其先進的規劃理念、創新的產業集聚路徑、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和職責分明的管理手段,不斷豐富著國內石化園區創新發展的內核,站在高起點,代表新經驗,逐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化工園區轉型升級可參考的高質量新樣本。通過深入的調研分析,東灘顧問認為上海化工區有四大“高”質量發展經驗值得借鑒學習。
1、高起點編制規劃,制訂有力的政策激勵
2、高質量構建產業鏈,以“科創”推動產業升級
3、高標準完善服務配套,構建化工生產性服務體系
4、高效率運營管理,關鍵業務控股參股
1、高起點編制規劃,制訂有力的政策激勵
主要表現在規劃和政策兩個方面:
(1)高起點規劃,穩步執行工作安排
自上海化工區成立以來,上海化工區管委會以及相關部門堅持高起點規劃,不斷開展規劃的編制及修改工作,陸續制定了包括上海化工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安全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及消防、道路、電力、電信、天然氣、供熱、綠化等各項專業規劃,為園區做好良好的頂層設計。之后,園區按計劃招引重大產業項目,建立企業準入名單,招引安全、環保、檢測、維修等服務機構,陸續落實應急響應中心、檢測實驗室、維修基地等載體工程,穩步推進落實規劃中的工作安排。
(2)政策扶持,助力園區產業發展
政策利好是吸引產業落地的重要抓手。針對重點發展的產業,園區從項目招商、產業扶持、人才招引、產業服務、資金來源等各方面,制定相對全面的激勵政策,引導園區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資金方面,園區頒布專項資金扶持政策,鼓勵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產業服務方面,頒布智慧園區專項支持政策,鼓勵搭建開放性公共服務平臺,并推動“一網通辦”政府服務政策,完善園區政務服務體系;招商政策方面,制定龍頭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三大招商策略,創新招商引資方式。
2、高質量構建產業鏈,以“科創”推動產業升級
上海化工區的產業發展歷程分為快速發展和迭代升級兩大階段。
(1)完整產業鏈構建階段
上海化工區建立的前20年,產業格局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超常規發展。上海化工區尤其注重產業鏈的競爭。以煉油和乙烯為核心產業進行產業集聚,從完善產業鏈的角度,向化工產業鏈中、下游深度延伸和擴散,招引能夠與上游產業鏈接的精細化工項目,同時引進國際行業巨頭(巴斯夫化工一體化項目),采用先進工藝生產高附加值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目前,園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上、中、下游產品鏈,構建了以乙烯為龍頭,異氰酸酯、聚碳酸酯為中游,精細化工和合成材料為終端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產品鏈條較為完整。通過利用配套公用工程設施賦能,大大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產品之間的關聯度達到80%以上,主導產業集聚度達到80%以上。
(2)產業迭代升級階段
2017年起,上海化工區的產業格局正式步入“從大到強、從強到優、從優到精”的迭代升級發展期。化工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針對園區產業鏈薄弱環節,聚集優質資源做好園區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工作,重點瞄準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推進光刻膠、硅材料、碳纖維、石墨烯等研發與制造,以智慧園區建設為突破口,以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建設為抓手,以“科創”為龍頭引領可持續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集群、世界級品牌化工園區。
上海化學工業區作為上海化工產業的重要承載區,承擔化工新材料領域的創新任務。因此,在優化強化產業鏈的基礎上,化工區積極發展研發轉化服務,投建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瞄準高性能樹脂、新能源電池材料、石墨烯等化工前沿領域,通過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市場化運作,以三區聯動(園區、校區、社區)和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理念,搭建人才中心、研發中心、測試中心、科研平臺等服務載體,引入第三方科技研發服務機構,為區內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術咨詢、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商務辦公等科技支持服務,助力化工區產業升級。
3、高標準完善服務配套,構建化工生產性服務體系
生產性服務業是專業化分工和工業化的產物,具有專業性強、創新活躍、產業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等特點,是全球產業,尤其是工業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上海化工區尤為注重化工生產性服務業的高標準配套建設和服務引進,通過自建自營、合作共建、招商入駐等商業模式,以倉儲服務、物流運輸、檢測認證、產品交易、維修檢修、安全環保、研發設計七大石化產業配套服務為核心,構建了相對完整的服務體系。
圖1:上海化工區生產性服務業配套
4、高效率運營管理,關鍵業務控股參股
主要表現在行政管理創新和企業化運營兩個方面:
(1)三區一體化,打破行政管理壁壘
金山分區和奉賢分區是上海化工區的兩大分區,分別承擔生產性服務功能和產業創新發展功能。由于地理空間和行政區劃分的限制,如何實現園區整體高效的統一管理,保證園區協調一體化發展,成為政府突破園區管理問題的關鍵。2009年,上海化學工業區將金山分區、奉賢分區納入上海化學工業區一體化管理體制內,由上海化工區管委會負責規劃、工程、招投標等總領工作,金山區和奉賢區政府負責土地儲備、統計工作等其他公共事務,三區之間形成重要情況定期協商、相關事項相互通報、應急管理聯動處置的聯動工作機制。同時,建立由上海化工區開發領導小組、化工區管理委員會、發展公司組成的三層領導體制,由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管委會和發展公司負責執行,保證三區工程建設、項目招引總體進度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2)企業化開發經營,關鍵業務控股參股
上海化工區發展公司是上海化學工業區開發建設的責任主體,是由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共同組建的多元化投資企業。公司業務以園區開發和運營管理為基礎,實現要素保障和產業服務以及產業投資業務的雙輪驅動。
圖2:上海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業務體系
上海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采用企業化經營的方式,實現了園區管理政企分離,在對園區進行開發管理的整體業務把控上,有兩大值得借鑒之處。一是重要能源保障要素直接控股。公司成立上海化工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化工區申能電力銷售公司、上海漕涇熱電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全額投資并負責建設變電站、天然氣網、電力網等基礎設施,提供熱電聯供、天然氣供應等服務,實現油、電、汽等重要生產能源要素的直接管控。二是關鍵公用工程配套合作參股。對于污水處理、固危廢處理等專業配套服務,公司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參股成立子公司,減輕企業自身投資壓力的同時,引入專業服務,保障產業服務質量。
在組織結構上,上海化工區采用垂直化組織管理架構,實行公司管理層-公司職能部門-管理平臺-投資企業的金字塔式層級管理。內部組織架構以公司化模式組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設立七大職能部門,實行條線式的管理。公司對于下屬業務投資子公司采用的是平臺層級管理體制。根據各個投資企業的經營范圍和業務特點,分為公用工程板塊和公共服務板塊,全資設立上海化工區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工區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平臺管理職能公司,受發展公司委托,分管兩大業務板塊內的企業。其中,上海化工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負責公用工程板塊,管理碼頭罐區、供水及污水處理、固危廢處理、公共管廊等相關業務;上海化工區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公共服務板塊,管理倉儲物流、產品貿易、天然氣供應、物業酒店、工程設計、維修檢測等化工生產性、生活性配套及相關技術服務。
圖3:上海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組織架構
結束語:
石化產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產業中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化工園區安全事故頻出,安全與環保是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借鑒上海化工區的高質量發展經驗,高起點的園區規劃建設、高質量的產業發展、高標準的配套設施以及高效率的運營管理,是推動化工園區長效發展、不斷升級的重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