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欧美特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亚洲天堂男人网/美女黄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

城市科創走廊——打造組團式的創新生態圈

發布作者:東灘產研院瀏覽次數:
高科技產業帶是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種典型模式,近年來高科技產業帶有了升級版的表述即科創走廊,全球典型的科創走廊有舊金山硅谷走廊、東京筑波走廊、倫敦劍橋走廊、波士頓地區走廊等。
  “科創走廊”是指相關城市通過集聚創新要素、改革創新制度而打造形成的創新要素高度集聚、高端人才資源匯集、新興產業創業密集、能夠對創新發展發揮支撐作用的重點發展區塊,一般沿城市主干道呈“廊狀”布局。

  隨著創新發展理念的深入實施,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新經濟和新動能,已經成為中國城市的發展共識。其中,打造“科創走廊”,形成創新發展的核心支撐平臺,已經成為國內很多城市實踐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研究科創走廊的意義不僅在于科創走廊自身,更在于科技園區如何融入城市協同創新體系。


一、國內科創走廊的典型實踐

1、深圳大沙河創新走廊

  2008年,深圳南山區提出要打造以“西麗大學城、深圳灣高新區和大沙河創新走廊為主體的自主創新核心區”,即“大沙河創新走廊”的規劃。

  大沙河創新走廊從南山大沙河源頭福龍大道起,到濱海大道深圳灣入海口止,包括桃源、西麗、粵海、沙河四個街道辦轄區共96.6平方公里的范圍。在上游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為核心建設知識創新高地,中游以留仙洞總部基地為核心建設產業創新高地,下游以深圳灣科技園為核心建設技術創新高地,連接成為深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核心功能區。

  目前深圳大沙河創新走廊已集聚了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哈工大(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中科院先進院、7所諾獎科學家實驗室等一批高層次大學和研究機構。


2、上海浦東“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和松江G60科創走廊

  2018年7月,上海浦東發布《深入推進張江-臨港“雙區聯動”,打造浦東“南北科技創新走廊”的行動方案》。總體定位上,打造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關鍵發展軸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極核和世界級科學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產業發展和智能制造集聚區。產業方向上,力爭形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培育10家以上獨角獸企業。
  2016年,上海松江區提出并實施G60科創走廊構想,沿著40公里的G60科創走廊,松江區聚攏起了“一廊九區”,聚焦實施土地、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讓各類創新要素迅速集聚過來,努力使這里成為質量標準、雙創活躍、產城融合、先進制造、人才集聚、科創環境的六大高地。后來,G60科創走廊向長三角縱深延伸,形成“一廊一核多城”覆蓋長三角多個城市的科創大走廊。


3、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

  2016年,杭州在2012年設立的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的基礎上規劃建設城西科創大走廊,以創新生態圈理念升級簡單的多個園區組合模式,一時間成為城市科創走廊建設的引領者。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長約33公里,總面積約224平方公里,串聯起“一廊三城十五鎮”的空間結構,構建多個3-5平方公里的知識創新生態圈和企業創新生態圈,包括圍繞高校建立環高校知識創新生態圈,以及圍繞大型科技創新企業、大型實業企業形成的企業創新生態圈,以高度活躍的社會資本、自由開放的民營經濟、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親近市場的柔性治理,形成可持續的創新造血能力。

  目前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已引進了之江實驗室、阿里巴巴達摩院、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等科技重器,匯聚了高校和科研機構60余家,集聚諾獎獲得者和院士工作站19家、博士后工作站22家。


4、濟南齊魯科創大走廊

  2019年,濟南沿著經十路規劃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圍繞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超算中心、山東大學研究中心、引領型企業等創新母體,引導形成“一廊六帶、四圈多園”的發展空間。四大創新圈,吸引各類創新要素,儲備潛在的創新錨點,圍繞提供不同成長階段的創新企業需求,提供多元的創新細胞,加強創新網絡連接,推動創新輻射。

  濟南齊魯科創大走廊所在的經十路是貫穿濟南東西兩大衛星城和大學城的交通大動脈,也是科教資源高度密集的隆起帶,目前已規劃建設了院士谷、雙創人才基地、生物醫藥孵化園、國際人才城等平臺,已簽約落戶清華啟迪、北大未名、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哈工大機器人、北交大智慧科技城、意大利科學院、白俄羅斯科學院等20余所科研院所。


二、科創走廊的規劃方向和思路

  城市科創走廊的規劃建設,對于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區域產業生態建設意義重大,也為科創功能載體的開發運營和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2019年,東灘顧問參與了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城的戰略策劃研究,對城市科創走廊規劃建設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這里結合以上案例對科創走廊的規劃方向和思路做一點探討。

1、構建科創走廊的創新瞄點和服務瞄點

  城市科創走廊的規劃出發點,在于整合和激活城市各類創新資源,形成密集的創新網絡效應,一方面賦能服務區域產業升級,一方面培育全新產業集群。因此,在規劃上基本遵循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布局理念,篩選一批有前景的創新瞄點和服務瞄點,打造布局一些高層次的服務園區、科創園區,引進平臺型企業,形成多個復合發展的產業創新生態圈。

(1)產業服務升級

  針對城市及周邊產業集群升級,發展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和服務產業內容的智能化、一站式的綜合性服務。重點挖掘引領制造業升級的研發外包、智能化服務、檢驗檢測、供應鏈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機會。

(2)科技創新引領

  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化自主創新能力,站上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為城市和區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大力引進和培育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的新型研發機構,包括政府主導、行業龍頭企業主導、產教聯合主導、科研骨干主導等不同模式。

(3)新型產業培育

  在立足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結合國家戰略、區域條件和外部資源,挖掘可以成為城市新經濟增長極的新型產業。尤其關注本地化企業的二次創業,依托本地區的企業家、資金和生產經營資源推動新型產業項目的合作落地。


2、技術+人才+市場+資本,打通四新產業升級轉化渠道

  城市科創走廊建設的主要著眼點,在于整合城市科創資源,構建城市協同創新體系。圍繞城市所在區域的基礎優勢產業升級和新型產業培育的需求,技術為核、人才為本、市場為基、資本為要,打通新的科技成果、產業業態等在城市落地轉化的渠道;通過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示范和規模化放大效應,帶動大區域的產業發展升級。

(1)構筑全產業創新生態,打造不同主題的新經濟產業園

  篩選一批有前景的創新瞄點,從科技成果小試、中試、工程化、產品驗證、系統集成等環節,建構覆蓋全產業鏈的賦能平臺。圍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創意、材料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聚焦大區域產業集群升級強關聯的產業方向,打造不同主題的新經濟產業園。

(2)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標,打造場景式科技展貿中心

  通過技術賦能,將抽象化的科技產品、技術予以場景化展示,開展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企業技術實力展示等活動。打造科技成果秀場,顛覆傳統展示形式,室內室外相結合,實景和VR技術相結合,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示科技產品及技術,促成技術交易發生。

(3)形成產教融合生態,培養創新創業型高級產業人才

  規劃建設產科教融合的共享教育培訓基地,商業精英+技術專家+高校師資相結合,重點培養技術創新人才、創業人才、市場人才和企業家人才。建設集約化的總部教學基地,提供基礎性教育服務;將校區的教育、社交、就業、配套等功能向城區延伸,實現多種資源聚集共享、互補融合。

(4)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以創業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和科技金融為主體,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多層次資本市場保障,同時引進知識產權、技術轉移、法律、人力資源等服務機構,采用創新券等支持方式,為企業提供完備的科技服務。搭建科技企業與資本市場交流界面,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本關注,促成企業融資、上市等活動。

聯系東灘
如果您需要我們提供項目咨詢、運營顧問、專題研究等方面服務,請點擊“業務聯系”填寫需求信息,以便我們盡快做出回復。
咨詢熱線: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業務聯系
微信掃一掃
立即關注東灘智庫

業務聯系

關閉